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手机:13722252255
电话:13722252255
微信:13722252255
地址:保定市唐县长古城工业区
电话:13722252255
微信:13722252255
地址:保定市唐县长古城工业区
错金银铜羊:古人的“羊”文化
发布时间:2019-04-13点击量:432
宁夏考古报告中关于羊的记载很多。其中,出土于彭阳县汉代古城的那件错金银铜羊更宁夏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这件铜羊是1974年,宁夏博物馆的考古工作者在宁夏彭阳县古城乡征集到的,目前展于宁夏博物馆二楼通史展厅。
这件动物雕塑非常精美小巧,长8厘米,高5.5厘米,重665克,体形不大,但它的制作采用的是西汉最盛行的错金银工艺,经鉴定为西汉时期的珍品。铜羊整体造型独具匠心,羊回首而卧,双目圆睁,双角弯曲,神态自然可爱。
最神奇的是,西汉工匠用错金银工艺展现了卷曲细密的羊毛,金丝银线与青铜色泽相映成趣,达到了生动逼真的艺术效果。这件器物的主要作用是镇席——汉代人席地而坐,为了防止席子的四角翘起,用较重的金属工艺品压住四角。
迄今为止,我国已经发现了不少战国秦汉时期的错金银青铜器精品。比如:1965年山西长治分水岭出土的战国时期的错金云纹豆;1977年陕西秦始皇陵园出土的秦代乐府钟;1968年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汉代的蟠龙纹壶、梅花纹豹镇等。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羊所蕴涵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羊是仁义、和谐、吉祥的象征,在中国古代羊与“祥”通用,有些地方在节庆时高挂羊头于门上;羊的种群特性甚至被人格化,被视为至孝和至礼的象征。羔羊吮吸母乳的时候总是跪着的,人们认为它能理解母亲生产的痛苦和养育后代的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