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手机:13722252255
电话:13722252255
微信:13722252255
地址:保定市唐县长古城工业区
电话:13722252255
微信:13722252255
地址:保定市唐县长古城工业区
出现在古代诗歌中的铜鹿
发布时间:2020-11-03点击量:78
在动物园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小鹿的影子,因为铜鹿的美丽,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其实不仅我们现代人非常喜欢,古代人也非常喜欢。这点我们从《诗经》和盛唐诗歌中都能看出来,里面的很多内容都与鹿有关。
因为鹿属于大自然,因此一直以来鹿都是奔放而有活力的代表。唐代的诗人卢纶写道:"野日初晴麦垄分,竹园相接鹿成群。"自古以来,鹿便是一种祥瑞之兽,其身体轻盈,在奔腾飞速过程中不畏险阻,有着一往无前的气势。
根据这种特征,不少文人还融入自己的情感在内,赋予小鹿更加深刻的内蕴。如李白《山人劝酒》中写道:"称是秦时避世人,劝酒相欢不知老。各守麋鹿志,耻随龙虎争。"不难看出,动物雕塑鹿意象表现出李白不畏险阻,又不肯趋炎附势的高洁情操。
其次,小鹿自然之美,即为纯洁本真之美。在众多文学作品之中,如"鹿门"这一概念,逐渐成为不少诗人渴望追求清幽自然的象征。诗人孟浩然在《夜归鹿门歌》写道:"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孟诗中时常出现归隐情结,故而世人谓孟浩然,称其为"诗隐"。他渴望远离功名利禄之烦扰,向往鹿门之中的自然本真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