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手机:13722252255
电话:13722252255
微信:13722252255
地址:保定市唐县长古城工业区
电话:13722252255
微信:13722252255
地址:保定市唐县长古城工业区
马踏飞燕动物雕塑的来历
发布时间:2020-12-24点击量:105
马踏飞燕动物雕塑是我国知名的青铜器文物之一,它的出名不仅仅是因为这件文物具有历史故事和考古价值,还在于国家把它确定为中国旅游业的形象标志而被广泛传播,蜚声内外。
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东汉铜奔马,1969年10月出土于甘肃武威一座东汉灵帝时期的张姓将军墓,高34.5厘米,作疾速奔驰状,其右后蹄附一飞鸟,既表现其高度的浪漫主义意境,又稳定了铜马俑本身的重心,堪称我国古代青铜艺术中无与伦比的珍品.但是,对于其名称长期以来却有着较大的争议.关于“马踏飞燕”的名称,长期以来却受到了不少专家学者的质疑。
马踏飞燕”传承了中国古代人民天马行空的创造思维,该马是一蹄着地,三蹄腾空。踏着飞燕,预示着它比燕子飞得更高、飞得更快。此马刚刚出土时并未受到足够多的重视。真正认识到这件铜奔马文物价值的,是著名考古学家郭沫若先生。
1971年9月,郭沫若陪同柬埔寨王国代表团访问甘肃时抽空前往甘肃省博物馆参观历史文物陈列。当郭沫若看到了这组铜车马仪仗队,特别是在队伍最前面身长45厘米、高为34.5厘米的领头马时,他眼前突然一亮,并叫工作人员拿出来让他端详。郭沫若认为这匹铜奔马的考古和艺术价值非同小可,并欣然将其命名为“马踏飞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