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购热线13722252255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

铜鹿与我国儒释道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

发布时间:2021-09-02点击量:124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动物和文化紧密结合,从文化发展的角度讲,人类借用动物的特点对客观世界进行感知与描述的过程不仅体现了语言发展的丰富性,同时赋予了不同动物以吉凶、善恶、美丑等不同的象征意义。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铜鹿文化,铜鹿与艺术有着不解之缘,历代的壁画、绘画、雕塑钟都有鹿的存在。铜鹿在中国通常被视为道家文化中的一个吉祥物,道教神仙南极仙翁的坐骑就是一只白鹿,而事实上,不只在道家,鹿与我国传统的儒释道文化都具有深厚的渊源。


保定铜鹿生产厂家.jpg


一、鹿与儒家文化:在儒家文化中,鹿是帝王仁德的象征,白鹿的隐现常常被附会为检验帝王德政的好坏和上天意志的表征。家圣君周文王的灵囿中就畜养着母鹿。汉陆贾《新语》:“鹿鸣以仁求其群”,“鹿鸣”是读书人的精神支柱。唐代州县长官宴请考官、学政及同年中举诸生,“鹿鸣”一词遂有科举及第、科场得意之意。在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多次出现以梅花鹿诠释利益与统治的成语。即,逐鹿中原、鹿死谁手、指鹿为马等等。


厂家供应铜鹿.jpg


二、鹿与道家文化:在道教中,鹿常常为仙人的坐骑,在道教神话中,仙人多乘鹿,所以鹿又被称为仙兽。李白一生热衷于寻仙问道,是一个最具道家气息的诗人,所以被冠以“诗仙”之称。鹿被成为仙兽,大概是因为鹿的性格特征和道家所追求的隐士精神相契合。鹿幽居山林,逐食良草,安于自然,具有恬净无为的道家气息。所以,古代隐士以戴梅花鹿皮帽为身份、权威、修身养性的象征。所以,有一成语“鹿衣牧世”,往往被用来比喻有才能的隐士,虽隐于山林,但其高尚的情操仍能影响天下。


纯铜鹿工艺品.jpg


三、鹿与佛家文化:鹿性格温驯善良,故也被慈悲为怀的佛家所宠爱。佛教经典《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上云:悉达多太子入山修道时,遇到两位猎人,遂自忖:既已弃家,则不宜如凡夫被服宝衣,犹存欲望。故脱去宝裘,而向猎人买鹿皮衣,并披着离去。据说,佛无量劫前曾经多次做个鹿王,所以在佛教文化中也有很多关于鹿的故事。佛祖释迦牟尼三十五岁生日时,众教徒捧寿桃,进献一对梅花鹿以示特别庆贺,在我国山西省大同云岗石麓中的石雕描绘了这一宗教历史传说。


纯铜梅花鹿摆件.jpg


四、鹿与民俗文化:是中国民俗文化中最神秘的也是最神圣的动物,在中国民俗文化中, 鹿也是吉祥的象征。《祥验记》:“鹿者,禄也。禄就是升官发财的意思。所以,古代官宦家在修建宅园时候,会在门楼上雕镂“十只鹿”,谐音为“食禄”,鹿衔灵芝图、寿星骑鹿图等也常常在古代宅院雕梁画栋中所见。在我国明、清古建筑中,宗教庙宇、神像雕塑上都能看到塑造的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梅花鹿形象。


联系我们

电话(微信):13722252255
地址:保定市唐县长古城工业区
版权所有:河北铸铜动物雕塑制作生产厂家 ICP备案编号:冀ICP备19005158号-5
备案图标.png

冀公网安备13062702000168号